1920_200px;
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

编辑:金台资讯 来源:百家号 更新于:2024-12-4 阅读:

完善乡村富民产业营销方式

注重运用网络营销渠道。在数字化时代,互联网的使用对提升信息传递效率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重要作用。很多优质的乡村农产品及特色服务,受地理条件束缚,难以触及更广阔的市场,形成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的局面。借助网络营销渠道,有助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拓宽销路,从而增加农民收入。为此,需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提高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和宽带普及率,提高移动网络信号强度。加快完善乡村物流体系,推动县、乡、村三级物流节点及配送中心建设,健全仓储、保鲜和冷链物流设施,不断促进农产品流通高质量发展。加强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培育,加大对农村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,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和电子商务技能。

注重强化品牌形象塑造。品牌建设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、提升其流通效率和附加值的关键环节,对促进乡村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明确品牌建设目标定位,打造区域公用品牌,培育企业自有品牌,构建特色产品品牌。强化品牌营销推广,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,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平台等线上工具,以及产品发布会、展销会和品牌推介会等线下活动,进行有效的产品宣传,树立品牌形象,提升消费者认知度。丰富品牌内涵,挖掘品牌背后的历史、文化故事,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和忠诚度。健全质量管控,结合农业生产“三品一标”提升行动,加快建立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和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,推动品牌认证与追溯机制建设。

优化乡村富民产业协调机制

构建区域产业发展利益协调机制。发展乡村富民产业,需要协调区域利益关系,避免产业同质化、资源浪费、地方保护等问题。构建跨县域的组织协调机制,以省、市级政府为主导,发挥产业协会的纽带作用,统筹某一区域内的产业规划、产业布局、招商引资和信息互通,打破县域间的边界壁垒,避免因同一招商引资项目产生恶性竞争,基于各地资源禀赋,构建错位竞争、互相关联、分工优化的县域产业生态体系。通过产业整合,避免县域内部产业“小、散、乱”状况,优化区域内分工布局。

合理分配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利益。发展乡村富民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带动农民致富增收,促进共同富裕。为此,需要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,推动龙头企业、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、股权型和分红型等利益联结方式,让农民真正分享产业增值收益。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乡村产业,优化乡村作坊、家庭工场、庭院经济和个体工商户等的发展环境,推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。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,应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推动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,拓展农民和农村集体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并从中获益的途径。

12

上篇:

下篇:

CONTACT US

icon
icon
115_115px;
icon
icon
115_115px;
icon
icon
115_115px;
Copyright © 2017-2025 版权所有:甘肃酒玉种业有限公司 陇ICP备17000860号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beian 甘公网安备 620902020001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