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
编辑:金台资讯 来源:百家号 更新于:2024-6-4 阅读:
加强人才队伍建设。推进新农科、新工科建设,引导高校合理设置农业智能装备工程、智慧农业等相关专业,鼓励涉农高校用生物技术、信息技术、工程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农科专业。推动各地依托区域内高校、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,培养实用型农村信息技术人才,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。
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。针对我国农业地域广、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差异大、农业品类多的情况,坚持从实际出发,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和整体方案。比如,可鼓励和引导生产规模大、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高、种植养殖效益高、资金实力和运营能力强的企业加快发展智慧农业,也可分行业、分区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智慧农场、智慧牧场、智慧渔场等,打造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,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。通过示范引领、辐射带动,以点带面推进智慧农业发展。
强化农村改革创新。发展智慧农业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,必须强化农村改革创新。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,积极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鼓励龙头企业应用区块链等技术,加强产品溯源体系建设。同时,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,鼓励各地进行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,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,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、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,大幅提升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。
同时要深刻认识到,发展智慧农业,必须立足我国国情,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、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,走自己的路,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。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、坚持统分结合,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,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。
(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)
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
陈文胜
农业是立国之本、强国之基。进入新时代,我们党高度重视“三农”工作,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作的基础上,通过开展脱贫攻坚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,用有限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,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,“三农”工作成就之巨大举世公认。当前,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”。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,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农业领域的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
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,本质上是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。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我国农业领域的劳动者、劳动资料、劳动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。
上篇:
下篇: